常州大学
常州大学诚邀您申报国家优青(海外)项目:常聚人才,大放异彩

 >>学校简介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
学校历经45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2020年学校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129位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较为鲜明,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5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19 个。设有 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省优势学科 个 、省“十四五”重点学科 个,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 3‰,材料科学、工程学 2 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 4‰。在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10 个学科上榜。

 一、国家优青(海外)项目简介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人条件
1.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三、国家资助
1. 资助强度:100-300万元
2. 资助期限:3年
 四、学校配套
1.聘任岗位:事业编制,直接聘为教授,并享受相关待遇;对于进入会评阶段但未入选人员,也可给予事业编制,优先聘为我校教授,并享受相关待遇。
2.薪酬待遇:享受“年薪制”(80万元/年起)+绩效奖励,上不封顶,提供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
3.安家费:提供安家费不少于300万元
4.科研经费:根据研究工作需要提供不少于600万元的充足额度科研启动经费,具体一人一议。
5.工作条件
(1)学校提供充足的科研办公用房。
(2)支持组建学术团队,团队可列入学校人才特区,团队人员(含博士后、博士生)编制不受限制,采用团队考核方式。
(3)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省“双创计划”,对入选的双创团队,三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300-800万元的人才经费资助;对入选的双创博士,两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12-19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资助。
(4)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特聘教授”,如您在海外已取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我校可直接通过“举荐制”渠道申报2024年度“江苏特聘教授”,如入选,聘期三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2万元的岗位津贴,对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分别提供100万元(特别优秀的提供200万元)、50万元的科研经费。
(5)优先推荐申报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常州科教城“金凤凰计划”等人才项目。
6. 生活条件
(1)学校提供全装修的过渡人才公寓,拎包入住。
(2)享受江苏省及常州市在落户、出入境、医疗、出行等各方面优惠政策。
(3)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协助安置子女入学。
 五、联系方式
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邮箱:hairong.shi@soucaigroup.com,邮件标题请注明“海外优青+姓名”。
联系人:石老师
联系电话:15210916162     联系邮箱:hairong.shi@soucaigroup.com
 >>学院介绍

学院名称 学院简介 师资队伍 实验平台
石油化工学院 石油化工学院是学校成立最早、综合实力最强的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一类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能源化学工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是江苏省品牌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化学学科为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 学院教职工190余人,专任教师16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90余人(其中教授50余人),海外研修经历的教师比例超过50%,博士比例超过92%。专任教师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国家级人才4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2人,江苏省“双创”人才3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4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目前全院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生900余人。 学院拥有3个国家级平台(生物质高效炼制与高质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精细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绿色催化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8个省级平台。拥有500M核磁共振波谱仪、高分辨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单晶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一批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以及50余套自主研发的具有多功能化、集成化、自动化和中试规模等特点的实验装置和综合实验实训平台。    
石油工程学院 石油工程学院能源学院是常州大学最具石油特色的学院之一。
学院源于1987年创办的石油储运和热能工程专业(2010年9月成立石油工程学院、2021年6月成立能源工程学院),下设油气储运工程系、石油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等3个教学系和2个国家级教育(教学)中心。
学院现有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3个个本科专业。油气储运工程专业2019年通过国家工程专业认证,为江苏省重点专业和江苏省一流专业。2022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石油工程专业获批江苏省一流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江苏省“十二五”和“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有40余名教师具有海外访研修经历,有2人为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第二层次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有1人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有3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4人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有13人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 学院拥有常州大学-中国石化集团华东石油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常州大学石油钻采与储运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国家安监局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中心、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机废弃物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油气储运实验中心、江苏省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常州大学石油工程研究院、常州大学油气回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所、新能源利用与节能减排研究所等科研教学机构以及八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1982年创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秉承“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坚持“大工程观”理念的指导,历经三十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具有多材料门类、在省内高校中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材料学院。
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本科专业4个。此外,学院还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江苏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江苏省品牌专业1个、国家一流专业2个、江苏省一流专业2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11年成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15年评估“优秀”。材料学科2016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2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4‰。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超过7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95%,超过70%的教师具有境外研修经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在全校保持领先。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此外,还有江苏省特聘教授3人、江苏省“双创人才”3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6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7人、江苏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3个。 学院教学和科研设施齐全。材料实验及测试楼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建有材料成型加工中心、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江苏省光电热能量转化材料与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太阳能电池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等数十个专业实验室和研究室,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30余台,大型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0000万。学院的材料成型加工中心和材料分析测试中心,装备配置齐全,达到国内一流水准。
环境学院 常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2年6月组建成立,先后历经环境与安全工程系(2001年4月-2007年10月)、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07年10月-2022年6月)。学院紧密结合学校行业背景与地方经济发展,注重特色建设,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教授22人,副高职称15人。其中,1人为国家级人才,1人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4人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6人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4人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骨干教师,2人为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5人为江苏省“双创计划”资助人选,1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实验中心设有分析测试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3个分中心,拥有5个省级平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动力电池安全与事故防控技术工程实验室、工信部化学原料药环保安全技术服务平台、江苏省石油化工安全与环保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先进等离子体催化技术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连续流技术工程实验室),1个常州市重点实验室(常州市石墨烯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与安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学院实验中心拥有1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68台(套),固定资产近6000万元。
安全学院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22年,是在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学院现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浓厚的石化行业特色,1991年创办安全专业,2000年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招生,2012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2014年、2018年二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2021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20年软科排名第16。
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13人,拥有赵永镐科技创新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中国化工学会会士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1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安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消防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委员2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3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人及其他省级人才20人,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同时聘请了范维澄院士、冯长根院士、应急管理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浩水、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办公室巡视员周永平等著名学者、专家为学科带头人。
学科拥有化工安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江苏省重点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管理部油气储运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工信部化学原料药环保安全技术服务平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动力电池安全与事故防控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石油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常州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和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中心等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源于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期间历经计算机科学部(1992-1994)、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994-2007)、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7-2020))和数理学院(期间曾经历了基础课部(1981—2000)、信息科学系(2000—2007)、数理学院(2007—2020))。为顺应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学校主动优化学科、专业配置,于2017年成立阿里云大数据学院、2021年成立软件学院,形成了常州市人民政府、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慧科教育集团、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常州大学校、政、企多方共建、产教融合、协调育人的办学特色和支撑人工智能、大数据、行业应用特色化软件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办学优势。2020年,学院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2021年,学院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数学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系、人工智能系、基础课部、大数据实验中心、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2016年列为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C+,2019-2021连续三年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5个本科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别于2016年和2019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分别为3年和6年),软件工程专业获2021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入选江苏省“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4人,教授15人,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人,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100%,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7人,30名教师有海外研修1年以上经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或行业类科技奖励1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重点教材5部;获江苏省首批本科一流课程2门;获批包括教育部新工科项目在内的省部级教研课题10多项;完成10多项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此外,合作企业有70余人参与学院的学生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为学院提供包括校企共建管理服务、教学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前沿技术指导、创新创业指导、企业实践指导、师资培训、夏令营、阿里第一课、社会服务等工作的支持。 学院拥有包括江苏省石油化工过程关键设备数字孪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常州市城市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及常州市过程感知与互联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拥有阿里云本地版实验沙箱平台、阿里云实验教学平台和丰富的校、政、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
商学院、刘国钧管理学院 常州大学商学院始建于1984年,目前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管理(MEM)和工商管理(MBA)专业学位授权点,会计学、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个本科专业。工商管理学科是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连续五年(2018-2022)在《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中位列全国前20%。会计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入选江苏省工商管理类重点专业群。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0余人,1/2拥有教授、副教授职称,2/3拥有博士学位。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 、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1人、江苏省社科优青1人、江苏省双创博士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名、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5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7人,“组织行为与创新创业管理”学科方向团队于2017年入选江苏高校哲学社科研究优秀创新团队(培育)。近5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承担国家基金项目30余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省级哲学社科优秀成果7项,省级在线开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 学院拥有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校外基地(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治理研究基地”,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创业与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训练中心”,江苏能源战略研究基地,苏台经贸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常州现代服务业研究院等科研教学平台,同时拥有创新与高技术产业研究中心、旅游产业战略研究所、苏南民营企业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中心。
吴敬琏经济学院 吴敬琏经济学院前身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创建的管理工程系(1984—1995)、工商管理系(1995—2007)、经济管理学院(2007—2014)和商学院(2014至今)。2020年5月,常州大学对学院设置进行了调整,组建经济学院。2021年6月,学院更名为吴敬琏经济学院。
学院目前设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工程3个本科专业,多年来为全国石化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人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5%,博士学位占比81%,11人次获得省部级人才及学术称号,其中江苏省“青年社科英才”1人次、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3人次、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次、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次。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不断加大对科研的组织管理力度,在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方面屡创佳绩。截至目前,学院教师共主持国家社科、自科基金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发表高质量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多项,打造了鲜明的科研特色。
学院拥有“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能源战略研究基地”,“江苏省对台研究基地·苏台经贸合作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常州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返回海归招聘网首页
本招聘信息由常州大学授权独家发布,若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必究!
联系方式:  Tel:0839-5253278  E-mail: 83770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