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留学生:莫让“海归”背景成包袱
“海归”为求职难犯愁,用人单位却在为招工难抱怨。在昨天市欧美同学会等组织的“留学人员职业发展公益论坛”上,人力资源资深专家呼吁:留学生需要尽快调整心态,莫让“海归”背景成为求职路上的“包袱”。
据统计,去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9.96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7.29万人,与2011年统计数据相比,留学回国人数增加8.67万人。据测算,今年,留学回国人数将继续攀升。“海归”数量迅速增长,国内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语言、观念等海归的传统优势正在消失。”远景能源副总裁罗剑威说,少数留学生连语言都不过关。索尔维公司全球人力资源总监蓝红波也有类似感受。她说,不少海归感觉自己学历、身份有优势,应聘时却被企业拒绝,因为企业觉得他们“不好管理”。他们建议,“海归”要认清自己的优势,“不是留学生身份,而是工作能力”。
人力资源专家建议,即将进入国内职场的“海归”要放低心态。“留学生从社会、家长那里感受到压力,因为花了家里不少钱,不管是考虑回报还是面子问题,总希望找一份性价比高的工作。”史宾沙公司董事丁海英说,企业却不是这种想法,企业讲投入产出,花多少钱雇一个人要看他能产出多少。所以很多职位不管是本科毕业生、还是硕士毕业生,不管是“海归”还是本土毕业生来做,起薪都是一样的。“也有些外企会根据不同学校毕业,给出不同薪资等级,这就是"市场价",但同时企业对这些高薪员工的期望值也会不一样。”罗剑威说。人力资源专家认为,“起薪并不重要,只要做出成绩让企业想留你,薪资自然会成倍上涨。”在他们看来,更重要的是,留学生选择职业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是否具有足够的成长性,并要“耐得住寂寞”。
当天,奥美广告、通用汽车、花旗银行、州逸酒店和度假村管理公司等3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相关机构还提供了管理、行政、营销、技术、科研等数百个岗位,与留学人员进行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