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海归人才回国又“归海”
据《中国青年报》昨日报道,去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较前年增加5.5万人,增长19.32%;留学回国人数增加5.13万人,增长38.08%。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并非新闻,因为这组数据早在上月就已被教育部发布。但中青报“旧话重提”,并非新闻判断失误,而是由此引出数据所映射的中国人才回流新局——2008年以来,中国正由“人才流失国”逐渐扭转成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曾几何时,“清华、北大高科技专业毕业生去美国的比例达七成五以上”、“改革开放后近3/4的人才流失海外”之类报道引发广泛担忧——中国社科院2007年称,中国知识精英的流失居全球之首。
而最近几年,“我国是美国第二大移民来源国”、“中国成加拿大第一移民来源国,2/3是携带技能或资本的技术移民、投资移民”、“2010年中国亿万富翁中27%已移民、47%正考虑移民”之类报道,又再次加重了社会对人才流失、财富流失的忧虑。
如今,教育部的数据显示,留学回国人数增幅大大超过出国留学人数,而专家更称中国已成最主要的人才回流接纳国,中国人才从流失到回流,这一变化无疑令人欣喜。
而且,出现这一变化,固然有中国迅猛发展带来发展机会增多的因素,但更多还是中国近年连续推进一系列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引进政策所促成的(如2008年推出“千人计划”、2010年发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年初出台“青年千人计划”以及“人才特区计划”等),这更让人振奋。
不过,欣喜、振奋之余,还应清醒而理性。毕竟,教育部数据、专家说法,均停留在人才已回流的浅层表面,对人才回流后的使用、能否留住等深层次情况,却并未涉及。
而后者,目前并不十分乐观:
如“海待”现象,曾有调查显示,欧美自费海归中,21%的3~6月才找到工作、6%的一年以上才找到工作。也就是说,近三成海归待过业,成了“海待”。
海归成“海待”,有自身素质与能力较差、就业定位和期望值过高等主观原因,也有拼爹、拼背景等潜规则下就业难的客观原因。但不论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人才回流却不能人尽其用,让不少海归成了“海待”,事实上已经造成人才浪费,需要反思。
又比如海归“归海”现象。美国有评估机构发现,回流人才的生存率不高于50%,相当一部分人在回流后半年甚至更短时间内选择了离开。虽然从各方资料看,中国海归选择再次去国而“归海”,比例并非如此耸人听闻,但也不在个别。
据说,海归“归海”,有工作环境不尽如人意的因素,如用人制度,发展空间、薪酬收入、学术氛围等;也有生活环境不尽如人意的因素,如教育质量、食品安全、环境质量等。
人才回流已不易,却在回流后因种种不满意而选择“归海”,导致人才再流失,这真让人悲催而失望。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造出更宽松的工作环境、更舒适的生活环境,留住回流人才。
胡锦涛总书记曾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中国在人才回流方面已迈出坚实的一步,但解决深层次问题以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让人才回流变人才回归,尤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