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学院2021年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一、学校简介
许昌学院坐落于汉魏故都——河南省许昌市。许昌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又是一座蓬勃发展的现代新城。许昌区位优势突出,交通条件便利,经济基础雄厚,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花木之都、三国文化之乡、陶瓷文化之乡、腊梅文化之乡,先后获得国家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国家森林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等称号。
许昌学院是河南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省首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硕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1618人,其中专任教师1364人,副高以上职称48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320余人。有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原学者、省特聘教授、省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优秀人才近百人。聘请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专家、国家杰青、中原学者等学术领军人才在内的30余名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学校现有64个本科专业和16个专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5千余人。
为了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推进“人才汇聚”工程,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实现富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现面向海内外招聘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人才需求计划表见附件一)。
二、高层次人才基本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先进的思想政治素质,立德树人,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德才兼备。
(二)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科研潜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本科、硕士、博士阶段所学专业与所招聘专业一致或接近。
(四)身心健康,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年龄在40周岁以下(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可以在45周岁以下)。
三、高层次人才类别条件及待遇
(一)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和中原学者,河南省特聘教授(具体待遇详见附录《许昌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暂行办法》)。
(二)博士毕业生,根据博士就读期间取得的业绩条件,分为三个档次:
1.博士毕业生(A类)
具备条件: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当年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0名以内、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副高级以上职称。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身份,理科类在SCI一区发表论文6篇以上(化工与材料学院(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食品与药学院(分子检测与技术装备研究所)两个学院SCI一区发表论文7篇以上);工科博士应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3篇以上,或在二区以上期刊发表论文5篇以上(其中至少一区1篇),或在中文EI(本学科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篇以上;人文社科类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独立发表论文6篇以上,其中2篇发表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期刊,或3篇发表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B类以上期刊(其中至少1篇国家级A类期刊)。
(2)理科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一区发表论文4篇以上(化工与材料学院(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食品与药学院(分子检测与技术装备研究所)两个学院SCI一区发表论文5篇以上,工科与其他工科条件相同);工科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二区发表论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一区1篇),或在中文EI(本学科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篇以上;人文社科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并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独立发表论文5篇以上,其中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期刊发表1篇或B类期刊发表3篇。
(3)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以上。或者获得省级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上,省自然科学奖、省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以上;或主持其他重大工程或应用项目,以及其他重大典型成果或突出贡献,经学校审议通过、研究同意的。
相关待遇:
(1)住房补贴:免费提供面积150㎡左右的校内住房一套;或者校外购房补贴100万元/人(购房时可以一次性借出)。(原则上在校内没有房源时方可校外购房)
(2)安家费:70万元。安家费第一年支付一半,其余款项分5年支付完毕。
(3)科研启动费:工科30-50万元;理科、文科:25-35万元。教授职称上浮5-10万元。科研启动费以项目形式资助与使用。
2.博士毕业生(B类)
具备条件: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当年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400名以内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身份,理科类博士应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在二区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一区期刊)(化工与材料学院(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食品与药学院(分子检测与技术装备研究所)两个学院增加SCI一区论文1篇);工科博士应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在二区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在中文EI(本学科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篇以上。人文社科类博士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独立发表论文4篇以上(其中1篇发表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或B类核心期刊)。
(2)理科类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导师排名第一,本人排名第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以上(化工与材料学院(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食品与药学院(分子检测与技术装备研究所)两个学院增加SCI一区论文1篇,工科与其他工科条件相同);工科类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导师排名第一,本人排名第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二区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在中文EI(本学科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人文社科类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导师排名第一,本人排名第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或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并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独立发表论文2篇以上,其中1篇发表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A类或B类核心期刊。
(3)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人文社科奖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者(限前2名);或主持其他重大工程或应用项目,以及其他重大典型成果或突出贡献,经学校审议通过、研究同意的。
相关待遇:
(1)住房补贴:免费提供面积100㎡左右的学校多层集资房一套;或者校外购房补贴40万元/人(购房时可以一次性借出)。(原则上在校内没有房源时方可校外购房)
(2)安家费:40万元,副教授职称45万元,教授职称50万元。安家费第一年支付一半,其余款项在5年内支付完毕。
(3)科研启动费:工科20-30万元;理科、文科:15-25万元。副教授职称上浮5万元,教授职称上浮10万元。科研启动费以项目形式资助与使用。
3.博士毕业生(C类)
具备条件:具有国内外高校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需具备下列条件:
以第一作者身份,理科类博士在SCI四区及以上期刊发表文章3篇以上(其中应有1篇发表在三区及其以上期刊),工科博士在SCI四区及以上期刊或中文EI(本学科权威期刊)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人文社科类博士在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胜任所在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讲授任务;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研究能力;教学效果优秀者,可适当放宽科研条件。
相关待遇:
(1)住房补贴:免费提供面积100㎡左右的学校多层集资房一套;或者校外购房40万元/人(购房时可以一次性借出)。(原则上在校内没有房源时方可校外购房)
(2)安家费:20万元,副教授职称25万元,教授职称30万元。安家费第一年支付一半,其余款项在5年内支付完毕。
(3)科研启动费:工科:15-20万元。理科、文科:10-15万元。科研启动费以项目形式资助与使用。
以上论文均要求为独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分区执行中科院分区标准;EI论文要求为EI期刊论文。
4.国(境)外博士补充条件
(1)学校优先录用世界排名200名之前的国(境)外高校博士毕业生。
(2)学历学位在国(境)外取得的、在港澳台学习、国外留学归来人员,须出具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函或我国驻外机构有关证明材料。
(3)对国(境)外博士人员,学校实行学术代表作外审制度,以确定博士类别。
5.补充说明
(1)服务期10年,首聘期4年(含试用期1年)。聘期内接受学校博士考核管理,完成规定的教学、科研任务者,博士津贴4000元/月(按学校有关政策执行)。签订协议前需要经过政审、考察环节。
(2)夫妻双方均为高层次人才的,只享受一套相应的住房。同时,学校额外补贴给夫妻双方共20万元。
(3)享受高一级职称待遇,享受期限为5年,5年后按照实际职称聘用,享受对应工资待遇。
(4)B类、C类博士业绩条件达到高一级博士成果标准的,可一人一议。
(5)A类、B类博士配偶原则上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双证),学校按人事代理校内安排工作;是全日制本科(双证),可一人一议。
C类博士配偶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双证)需要学校人事代理安排工作的,原则上可一人一议。
(6)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小学、初中)问题。
(7)化工与材料学院(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食品与药学院(分子检测与技术装备研究所)两个学院,原则上只引进B类及以上博士(工科除外)。
四、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88号许昌学院人事处
邮编:461000
联系人:侯老师、张老师
联系电话:0374-2996675、2973389
人事处邮箱:xcxyrsc8820@126.com
学院网址:www.xcu.edu.cn
许昌学院人事处
2021年3月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