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第十二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土木工程学院分论坛欢迎您!
中山大学第十二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拟定于2021年7月14日-16日在珠海市举行!论坛以“延揽英才,建业中大”为主题,旨在为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和互动的平台,通过大会主论坛、分论坛等活动方式,展示中山大学逐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前景,以及广州、珠海、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历史发展机遇,吸引海内外英才加入到中山大学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事业中。
一、论坛安排
日程
|
时间(暂定)
|
举办地点
|
主论坛
|
2021年7月15日(星期四)
|
珠海
|
分论坛
|
2021年7月15日(星期四)
|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
注:以上时间均为北京时间,具体安排详见后续推送;受疫情影响,本届论坛最终组织方式视疫情防控要求和报名人员情况确定,将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
二、报名方式
手机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山大学人才发展办公室”,点击菜单栏“招贤纳士”中“我要报名”跳转至报名系统,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注:请在北京时间8点-24点登录系统进行报名。
三、招聘岗位
1.“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1)领军人才
岗位要求:从事具有重大创新性、发展前景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重要创新和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2)中青年杰出人才
岗位要求: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创新前景,获得海内外认可的专业成就,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或取得公认的科研成果。
(3)青年学术骨干
岗位要求: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突出的发展潜力,取得高水平、创新性的专业成就。
2.专职研究人员
(1)特聘研究员
岗位要求:在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具有博士后、讲师或者助理教授工作经历的人员;原则上取得不少于3项的代表性成果,成果特别突出者数量可适当减少;有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经历申请者优先考虑。
(2)特聘副研究员
岗位要求:在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经历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具有较大学术潜力;原则上取得不少于2项代表性成果,成果特别突出者数量可减少到1项。
(3)博士后
岗位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海内外优秀博士。
四、温馨提示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阶段,为确保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和参会人员的身体健康,现温馨提醒有以下情形的人员,暂不受邀参加活动:
1.论坛举办前21天有境外(澳门除外)旅居史的;
2.论坛举办前14天有高、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
3.有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的;
4.居民健康码为红、黄码的;
5.国家通报重点地区新近来广州要求提供但无法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人员。
✱属地政府有新规定的按新规定执行
为配合广东省疫情防疫工作要求,我校会提前收集参与线下论坛学者的健康码等相关信息,相关安排详见中山大学第十二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邀请函”。
五、费用说明
学校将为受邀参与线下论坛的学者统一安排论坛期间的免费食宿,并提供交通补贴。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高老师
电话:86-756-3668565,来电时请说明是在海归招聘网看到的信息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行政楼三楼303
学院概况
1931年,中山大学土木工程系成立,抗战时曾一度西迁云南澄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并入华南工学院。
2016年12月,根据国家和地方对先进科技与高端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促进文理医工融合发展,中山大学成立土木工程学院,复办土木工程学科,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教授担任首任院长。2018年7月,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与工科发展规划指引下,水利工程学科调整至土木工程学院建设。
土木工程学院坐落在毗邻港澳、依山傍海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珠海校区是中山大学“三校区五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0开始培养第一批本科生,迄今拥有20个整建制院系。
经广泛深入调研和两次专家论证,学院确定了发展定位和建设目标:面向国家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海洋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将土木与水利、交通、海洋工程等学科融合发展,以“水土交融”为特色,以水—土(岩)—结构耦合体系的灾变防控共性关键问题为主线,重点发展基础设施运维、地下空间工程、海洋土木工程、城市水务、水资源水生态、河海动力过程6个学科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土木”工程学科,培养德才兼备、具有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院现有教职工近100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1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位,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青年项目获得者3位,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2位等。
学院已建立起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2020年获批开设“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本科新专业。学院现有本科生494人,硕博士研究生218人,人才培养规模稳步扩大。学院正在积极推动“土木工程学科群实践育人共享平台”建设。
学院积极参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的建设。学院将充分利用坝道工程医院(全国各地有近50家分院)、广东省海洋土木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重大基础设施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华南地区水安全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等学科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2017年至今,各类纵向、横向科研经费总额累计超1亿元。即将开工建设的学院大楼建筑面积达5.9万多平方米,将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学科方向简介
学院按基础设施运维、地下空间工程、海洋土木工程、城市水务、水资源水生态、河海动力过程6个学科方向引进人才、建设团队。
基础设施运维方向:主要围绕交通、能源、市政、水利、海洋等行业的重大基础设施,开展水-土(岩)-结构耦合作用机制、智能化监测与健康诊断、长期服役性能的评价及安全评估、灾害演化机理、灾害防控及预警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提出重大基础设施智能化安全维护的策略与方法。
地下空间工程方向:主要研究水-土(岩)-地基-结构耦合作用、结构耐久性、地下工程水灾变防控、韧性结构理论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地下超前预报与精细探测、绿色建造、修复加固与应急抢险、韧性结构材料与柔性防水等核心技术难题,地下管网非开挖建设和安全运维,为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海洋土木工程方向:以“水—土(岩)—结构耦合”为特色,主要面向海上风电建造与运维、岛礁工程建设、海洋基础设施运维等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重点发展海洋工程力学、海洋结构工程、海洋岩土工程、海洋工程材料、可靠度与风险评估等。
城市水务方向:主要研究城市水文规律、城市防洪与减灾、低影响开发(LID)、城市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城市水务规划与管理、城市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大数据与智慧城市水务、城市给排水综合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着眼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凸显热带亚热带特大城市群区域特色,体现城市洪涝防灾减灾与水安全研究。
水资源水生态方向:重点开展热带亚热带区域水汽循环、水文过程、河口区风暴潮、河湖水体与物质迁移、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水生态环境演变与健康评价、流域洪涝安全调控、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资源多目标协同分配、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智能化调度调控、水系连通工程、水资源保障工程、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等研究,提出解决关系国家重大生命财产安全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安全调控策略。
河海动力过程方向:主要研究海陆交互作用及其水动力学、泥沙运动力学、河床及河口演变机理,河流—河网—河口—近海水、沙、盐与水环境生态模拟预测,复杂河网区闸泵集群水流、水沙、水质调度,海洋海岛水文环境及其立体监测,海洋海岛水工结构工程,河港海岸工程,河湖与流域治理工程等。
Tags:中山大学
作者:haigui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